近日,中宣部追授杨士莪同志“时代楷模”称号,褒扬他是“爱党报国、倾听海洋声音的杰出科学家”,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。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,杨士莪以“科研报国”为使命,倾尽一生,为党和国家的海洋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。杨士莪院士的崇高品格和高风亮节,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。
杨士莪的一生,正是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的真实写照。他自幼经历战乱,心中埋下了科研报国的种子。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,杨士莪深知,核心技术不能依赖他国,唯有自力更生,才能为国家强盛贡献力量。他把“谋海济国、为国听海”作为终生追求,不懈努力,最终为我国水下兵器事业筑起了坚固的“水下国门”。
在科研的道路上,杨士莪院士始终以“有任何困难都得克服”的信念,勇往直前。他带领团队参与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,创造了中国在水声领域的多个“第一”。无论是开发洲际导弹的落点水声测量系统,还是开创低噪声水洞的研究,杨士莪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,推动了我国水声科学的重大创新,开辟了新的领域。
杨士莪院士在91岁高龄时,依然坚守在教学岗位,甘愿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。他以“只要是国家、社会需要的,就是值得干的”作为座右铭,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了水声工程事业。正是这种奉献精神,让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崇高的声誉,成为无数学生心中的“灯塔”。
作为党员干部,我们要向杨士莪院士学习,坚定理想信念,努力践行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誓言。要立足岗位,投身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,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的呼唤。我们要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,保持谦虚务实的态度,发扬奉献精神,以“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”的决心,努力为民服务,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。
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让我们以杨士莪院士为榜样,肩负起强国建设的责任,以更加坚定的信念、更加饱满的热情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。让我们继承和发扬杨士莪院士的光辉精神,在实际行动中谱写新时代的爱国奉献之歌。(吴堡县气象局 宋宇安)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